在工作过程中,为减小气流筛的基础动负荷,并使气流筛获得稳定的工作状态,必须有合理的减振设计。气流筛的振动频率可能处在三个区域中:
(1)工作频率处于共振频率曲线的前半段,即振幅不稳定区域,这个区域的频率呈近似指数增加的状态,频率稍微增加就有可能导致振幅在短时间内增大,对气流筛的损害较大。
(2)当工作频率处于共振频率曲线的高峰或接近峰值时候,会产生明显的振幅急剧增大或者急剧减小的情况,这在工程中是要极力避免的情况。
(3)当工作频率位于共振频率曲线的后半段,并且远离峰值时,即使频率增大,振幅的变化也不会很大,离峰值越远振幅变化越小。气流筛在这个区域中可以稳定的工作,并保持一定的可靠性。
以上没有考虑阻尼对振幅的影响,实际工况中气流筛运行时无时无刻不受到阻尼的影响,由于阻尼的存在才避免了频率在峰值时候振幅趋向于无限大的情况的发生,但共振时的振幅依旧比工作振幅大很多,其对气流筛的结构影响很大,比如缩短轴承寿命,增大工作噪声等。
气流筛的工作频率实际是由电机的工作转速决定的,电机转动通过激振器的偏心轴的回转传递给筛箱,从而要想躲开筛箱结构共振点,在设定的工作频率下,只能通过改进筛箱的结构来实现。
由于气流筛的工作频率取决于激振器偏心轴的回转速度,设计减震时使气流筛工作频率躲避过共振点,工作在稳定区。但是,在气流筛启动时,工作频率从零增加到工作频率以前,要通过共振区,这时振幅会骤然增加;同理,在气流筛停止时,工作频率逐渐减低到零,也同样出现通过共振区的问题。所以,在气流筛正常工作前后短时产生共振是一种必然现象,只是产生共振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经过共振点的时间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