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旋转一周的脉冲数怎样去计算? 点击:817 | 回复:8



王者之师--spider_man

    
发表于:2012-03-15 22:32:07
楼主

1、这里有几个概念要统一:

1)电机旋转一周的“脉冲”是什么?

2)如果你说的电脉冲,是电机的电源脉冲,把交流电的正、负半周看成两个脉冲,那么三相交流电变化一周有6个脉冲;

3)那么极对数为P的交流电机转一周需要6P个脉冲;

4)当然这是三相交流电机的算法,直流电机或者其他转动原理不同的电机,只是脉冲的计算式不同而已;

2、“移动距离”是什么?

1)如果移动距离指的是,电机转动一周,被驱动的工件平移的距离;

2)那么一个电源脉冲,对应电机前进一步,被驱动的工件平移的距离叫步距;

3)例如电机与被驱动的工件之间是螺杆传动,电机的转速与螺杆的转速比叫机械传动比,螺距就是螺杆转动一周工件的平移距离;

4)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1mm;

     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01mm;

5)如果电机的电机转一周需要6P个脉冲,那么每个脉冲即电机的每一个步进,工件移动的距离就是一个步距,那么

    步距= 螺距/传动比×6P

3、编码器的分辨率:

1)编码器是检测电机转子角位移的设备;

2)编码器与转子同轴;

3)电机每输入6P个脉冲,转一周角位移为360度(2π弧度),编码器应该输出6P个脉冲,1个脉冲对应的角位移是

360度/6P;

4)我的这个编码器每转一周只输出6P个脉冲;

5)如果一个编码器有6000P条刻线,没转一周,输出6000P个脉冲,那么每1000P个脉冲对应的角位移是360度/6P,对应工件位移一个步距;

6)大家看到了,编码器的刻线多没有什么用处;

7)因为我们只能准确到电机的每一个脉冲转过的角度,不可能准确到几分之几个脉冲的角度,几分之几个脉冲无实际意义,只是个数学概念;

8)如果把编码器的分辨率定义为每一个刻线对应的角位移,那么6000P条刻线的编码器的分辨率是360度/6000P;

9)这个分辨率的高低对电机的角位移的测量毫无意义;

10)我们要检测的是电机转过几步,工件移动几个步距,虽然几分之几的步距数学概念有,而实际控制不了;

4、工件移动的分辨率或者精度:

1)工件移动的步距就是我们电机(或者伺服)控制的分辨率或者精度;

2)由于步距=  螺距/传动比×6P,所以提高电机(或者伺服)控制的分辨率或者精度的方法是提高传动比;

3)例如:如果螺距是1mm,传动比是1000:1,那么电机转一周,工件平移0.001mm,步距是 0.001/6p mm,控制精度就是0.001/6p mm;

5、所以建议编码器与电机匹配,可以简化控制计算的数字非常整齐;

6、由于电机的极对数P大多数是1、2、3、4、5、6,所以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3×2×5=72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

7、为了检测方向,可以有两套互差90度电工角的刻线,以判断转向;

8、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8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8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80条刻线为反转;

9、实际这样还是720条刻线;

10、这样,对于P=6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3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3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30条刻线为反转;

11、所以刻线得多少,不是精确度的问题,而是能否使一个步距对应的刻线条数是整数个,保证能精确记数的问题;

12、由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3、4、5、6、7、8、9、10,所以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3×2×5×7×2×3=3024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但是刻线太多,工艺难以实现;

13、对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7、8、9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7×4×9=6048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

14、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512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512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512条刻线为反转;

15、这样,对于P=9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68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68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68条刻线为反转;

16、对于电机的极对数P是1、2、8、9、10编码器的刻线是2×2×3×2×4×9×5=432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

17、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080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080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080条刻线为反转;

18、这样,对于P=10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08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08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08条刻线为反转;

19、如果要给一个P是1、2、3、4、6、8、11、12的电机配用编码器,则这个编码器的刻线应该是2×2×3×2×3×2×2×11×2=6336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

20、这样,对于P=1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584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584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584条刻线为反转;

21、这样,对于P=12的电机,两套刻线的基点互差132条刻线而重和,这样从基点到左侧132条刻线为正转,那么从基点到右侧132条刻线为反转;

22、如果要给一个P是1、2、3、4、6、8、9、10、12的电机配用编码器,则这个编码器的刻线应该是2×2×3×2×3×2×2×3×5×2=8640的整数倍,就可以通用;

23、从以上分析得出编码器的刻线与电机的极对数相关,一种编码器的刻线适应一种极对数的电机,适应多个不同极对数的电机的编码器的刻线增多,在有限刻线下,一种编码器不可能适应所有极对数的电机;

24、如果你的电机的极对数确定,可以尽量选择适合的刻线少的编码器,反而计算要简单,并不影响检测、反馈的精确度和分辨率



楼主最近还看过



sophymei

  • 精华:0帖
  • 求助:9帖
  • 帖子:24帖 | 92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514
  • 注册:2008年11月24日
发表于:2012-03-16 09:52:55
1楼

長見識了..........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12-03-18 22:42:32
3楼

1、这种控制才是真正的伺服精确控制;

2、它明确知道什么时候发最后一个驱动电脉冲,有了这个电脉冲就实现了0.001mm的精度要求!

3、它的原理简单说,就是千分尺原理伺服控制!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12-03-18 22:43:58
4楼

1)电机旋转一周输入电脉冲=2极对数P×相数m=m2P;

2)减速比=电机的转数/丝杠的转数;

3)工件的平移量=螺距×丝杠的转数

                         =螺距×电机的转数/减速比

                         =螺距×电机输入电脉冲/(减速比×mP);

4)脉冲当量=工件的平移量/电机输入电脉冲=螺距/(减速比×mP);

5)举例:脉冲当量=螺距/(减速比×m2P)

                            =6mm/500×3×4

                            =0.001mm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12-03-18 22:44:42
5楼
6)就是说,我给一个4极三相伺服电机一个有效电脉冲,通过减速比为500的减速机,使螺距为6mm的丝杠前进一步,工件平移0.001mm;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12-03-18 22:44:59
6楼
7)请注意,我这0.001mm的平移量是实实在在控制的精度,是实实在在的分辨率;

笨鳥慢飛

  • 精华:3帖
  • 求助:3帖
  • 帖子:18帖 | 254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928
  • 注册:2005年10月16日
发表于:2012-03-19 23:03:22
7楼

老劉 不懂沒關係 但剽取他人說法當成自己的理論 也無所謂 但請忠於原味 否則就按自己的理論 若不改正 我就要罵人

禮義廉

南北

刘志斌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2帖 | 3583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75388
  • 注册:2006年7月30日
发表于:2012-03-20 11:54:18
8楼

引用 笨鳥慢飛 的回复内容:老劉 不懂沒關係 但剽取他人說法當成自己的理論 也無所謂 但請忠於原味 否則就按自己的理論 若不改正 我就要罵人禮義廉南北


1、剽取“谁”的說法?

2、剽取“谁”的“什么”说法?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