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1楼千万不能那么说,要是被采纳了,就麻烦了;
在1990年代推广漏电保护器时,单位上也得到过这种说法,说是设备都要装漏电保护器,但不知是开会传达的、口头说明的、还是有文件通知;私下揣测的话,当是有部门利益、商家利益在内;当然,后来没有实行。
技安部门的安全评价标准,有的地方,似与电气上的安全要求有区别;这其间,我还遇到过技安人员 对条文个人理解上的问题。也是在1990年代,在一次本行业的一位电气安全“专家”来检查时,也说了许多的不是;给我的印象是,他并没有详细了解实际情况。
漏电保护器应当有不同的类型,应当是针对有的电子电路的又有不同;许多年没有关注这些了,不知现在的产品情况如何。
楼主所说的情况,我不能给出具体的意见。
一、绝缘电阻规定
家用电器不应小于
二、接地接零保护
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有接地螺钉,并可靠接地或接零,单相电器的电源线必须采用三芯“不可重接电源插头线”(三相电器应采用四芯线),长度一般不超过
三、搬动
在搬动日用电器时,必须拔脱电源插头。
四、安全要求
在潮湿、高温、可燃、易爆炸场所,或有导电尘埃的空间和导电地面,以及具有化学腐蚀气体等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和所有移动时日用电器(除III类外)都必须加装漏电保护开关。
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还有如下安全要求:
1. 必须有控制开关并用插头插座连接,且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GB3787-93)。
2. 手持式电动工具(除III类外)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1) 在一般作业场所应尽可能使用II类工具,若使用I类工具时除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或隔离变压器外,还必须将其金属外壳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漏电保护器的额定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
2) 在潮湿作业场所或金属构架上等导电性能良好的作业场所,应使用II类或III类工具,严禁使用I类工具。
3) 在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内等狭窄场所,应使用III类工具,或II类工具装设漏电额定动作电流不大于15mA、额定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的漏电保护器。并把III类工具供特地电压的安全隔离变压器、II类工具的漏电保护器及II、III类工具的控制箱和电源连接器等必须放在作业场所的外面,在狭窄作业场所还应有专人在外面监护。
4) 在湿热、雨雪等作业环境,应使用具有相应防护等级的工具。
3. 工具如有漏电及机械损伤,应立即断电检查及修复,调换刃具应拔脱电源插头。
4. 单相安全插座应完整无损,严禁把日用电器电源引线的线头直接插入插座孔内使用。
5. 发现电源线护套破裂、保护线脱落、插头插座裂开等,应立即按原规格更换,不得任意接长、拆除或调换。
6. 当电源离工具操作点距离较远而电源线长度不够时,应采用接线板进行连接。
7. 插头插座中的接地及在任何情况下,只能单独连接。严禁在插头或插座内用导线直接将保护线端子与中性线端子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