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印刷工序工艺要求及技术特点 点击:14 | 回复:0



安徽英特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03帖 | 0回
  • 年度积分:270
  • 历史总积分:647
  • 注册:2023年2月21日
发表于:2025-07-25 13:49:43
楼主

1. 模板与PCB的分离控制(Snap-off)

印刷完成后,模板与PCB的分离过程直接影响锡膏的转移效果。若分离不当,锡膏可能残留在模板孔壁而非焊

盘上。优化分离的关键因素包括:  

a、分离速度:初始阶段应采用较慢的分离速度(如2~3 mm/s),以减少锡膏粘连孔壁的风险。  

b、分离距离:适当的分离距离(通常2~6 mm)有助于锡膏在重力和焊盘吸附力作用下顺利脱模。  

c、延时分离:部分设备支持分离前短暂延时(0.5~1 s),使锡膏更稳定地附着于PCB焊盘。  


注:模板厚度影响锡膏释放效果,较薄的模板(如0.1~0.15 mm)对细间距元件更有利。  


2. 印刷速度优化 

印刷速度决定了锡膏填充模板孔的质量:  

a、低速印刷(10~20 mm/s):确保锡膏充分填充孔内,避免印刷方向上的不均匀或缺失。  

b、高速印刷(>20 mm/s):可能导致微孔填充不足,尤其对01005或更小元件需谨慎。  

c、推荐参数:一般建议速度控制在10~15 mm/s,高精度印刷可降至5~10 mm/s。  

smt回流焊接.jpg

3. 印刷压力调节  

印刷压力需与刮刀硬度匹配,避免压力不足(残留锡膏)或过大(挖锡):  

a、初始设定:金属模板推荐每50 mm刮刀长度施加1 kg压力(如300 mm刮刀用6 kg)。  

b、压力校准:逐步降低压力至锡膏轻微残留,再增加1 kg作为最终值。  

c、刮刀选择:金属刮刀(硬度60~90 Shore)适合高精度印刷,聚氨酯刮刀(硬度70~90 Shore)对柔性模

板更友好。  


4. 关键工艺要素总结 

成功印刷需协同以下因素:  

a、锡膏特性:黏度(80~120 kcps)、金属含量(88%~92%)、粉末粒径(Type 3~5)。  

b、设备与工具:高精度印刷机、激光切割模板(开口比例优化)、适配合适的刮刀。  

c、工艺控制:PCB定位精度(±25 μm)、模板清洁频率(每5~10次印刷擦拭一次)。  


5. 常见问题及对策  

a、锡膏拉尖:降低分离速度或增加延时。  

b、印刷不全:检查压力是否不足、模板是否堵塞。  

c、偏移或渗锡:确认PCB定位及模板贴合度。  


通过优化上述参数,可显著提升印刷良率,尤其适用于高密度互联(HDI)板或微型元件(如CSP、QFN)的

SMT工艺。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