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件发展历史,看供应链管理重点的变化 点击:80 | 回复:0



xuyongshuo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86帖 | 11回
  • 年度积分:40
  • 历史总积分:1002
  • 注册:2016年6月01日
发表于:2023-11-13 10:10:49
楼主

我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制造管理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与当时制造业的形态与管理挑战相适应的一种管理理论。

制造业在工业革命后经历了早期的单一产品单一工厂的大规模制造(典型代表是福特汽车流水线制造模式);过渡到企业多品种,多层级供应链协同阶段(典型代表是丰田汽车通过看板实现的拉动生产模式);然后开启了用户定制产品的订单制造模式(典型代表是戴尔的直销)。

供应链的制造形态,在丰田制造阶段已经呈现,并逐渐发展出完整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可以说到戴尔直销模式阶段,供应链管理理论已经非常完善,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企业管理软件历史看,供应链管理软件注重的是协同效率

对于企业管理软件的历史,我喜欢迈克尔.波特2014年的文章《迎接第三次IT浪潮:物联网时代的企业竞争战略》中三次IT浪潮的划分:

第一次IT浪潮:价值链中的个人生产活动,从订单处理到账单支付,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生产资料规划都逐步实现了自动化;

第二次IT浪潮:互联网实现了个体活动与外部供应商、渠道和客户之间跨地域的协调与整合;

第三次浪潮:IT技术成为产品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IT与产品的融合,会成为新的业务来源。

1.jpg

我将这三次浪潮的瓶颈归结为,企业管理中遇到了瓶颈,而IT技术为了解决这个瓶颈而发展出支持管理的软件工具。

因而在工厂大规模制造阶段,制造业的管理瓶颈是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在多品种、多层级供应商的管理模式,以及按订单制造模式的管理瓶颈是协同效率

早期的订单制造模式是,制造企业提供产品选项,产品都在制造企业的选项范围。

但是工业4.0之后,出现了个性化定制的模式,在个性化定制阶段,需要用户定制产品,需要解决的瓶颈是创新效率

创新效率需要打通供应链、产品设计链、设备链

在大规模制造阶段,比如福特流水线,T型设计好之后,建立了生产线,T型车的产品相对稳定,生产线也是固定的,因而管理的重点就是生产制造环节的人的效率

而在定制阶段,虽然一个生产线可以生产多种产品;在固定的产线上生产多种产品,则物料与产品在适合的生产工位的匹配成为管理的瓶颈,物料与产能的协同是瓶颈。

以上两种制造模式,管理的难点都在供应链这一个维度内。

但是个性化定制产品,因为产品功能需要设计产品设计维度,以及可能需要调整设备的生产配置,也会涉及设备链。

在个性化定制阶段,创新效率成为瓶颈,管理的瓶颈是能力的平衡:某种工艺产能的平衡,个性化设计能力的平衡(设计产品需要多种能力,都需要平衡)。

因此在个性化定制时代,需要实现产品设计链、供应链、设设备链的系统。需要基于连接设备的实时数据,支撑三个维度的系统,提升创新效率。

2.jpg

供应链、产品设计链、设备链打通需要多部门协作

既然创新需要打通供应链、产品设计链、设备链,本来供应链就需要销售、生产制造、采购等部门协作;但增加了产品设计、设备运维等部门后,这些部门都要协作。

而在文章从微笑曲线看数字化供应链的重点中提到,供应链是企业内部多类部门中,发展成熟度较高的。

那么供应链、产品设计链和设备链等多个部门的协作中,存在瓶颈的是设计链和设备链。因而数字化供应链的重点是在供应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数据与产品链、设备链信息共享,并借助共享数据,提升产品设计、设备维护效率,从而提升创新效率。

传统供应链的框架是基础,而设计、维护方面需要创新模式。

来源:微信号xuyongshuo-work

作者:许永硕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