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与大智若愚 点击:263 | 回复:0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9-12-12 16:28:45
楼主

有个问题曾困扰我很久:智能制造和创造发明的方法论到底有什么不同。我的水平可能永远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只能做一点思考。

 

读到TRIZ(技术创新理论)的典型发明案例时,我们经常感叹“妙不可言”。发明创造原本就是聪明人的工作,而TRIZ方法更是让聪明人如虎添翼。

 

然而,人们对智能化工作却往往有相反的认识。往往觉得这些成功的案例特别容易:这玩意我也能做。这也不奇怪:智能化的工作却往往只是把常识性的知识转化成计算机用的代码或数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问题的尺度不同。


殷瑞钰院士过去经常和我谈到: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不同尺度的问题;尺度不同,方法论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阿波罗计划是伟大的创新,但它选用的每一个具体技术却都是成熟的。换句话说:大尺度上看是创新,小尺度上看没有创新。我们常听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在战略上,我们可以争取“以弱胜强”;但在每一场战斗中,却要尽量做到“以强胜弱”再开展。战略和战术,其实就是两个尺度的问题。

 

从自动化到智能化,背后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对象尺度的变化。

 

最早的《工业4.0》白皮书上就谈到了“信息集成”:把不同业务部门的信息集成起来。为什么要搞“信息集成”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把与一个产品、一项工作、一个流程的相关工作串起来,从头管到尾,保证中间不掉链子。换成学术语言,就是要“协同”:产品设计的各个部门要协同,产品设计与生产要协同;采购、销售和生产要协同;生产过程的不同岗位要协同。

 

需要协同的工作很多。例如,产品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产品能不能顺利生产、供应链能否顺利供应、运输销售等环节是否承担等。再如,一个工序工作时,就要考虑到对下工序、下下工序直至出厂前各工序的影响。

 

智能化的思维往往要强调“全生命周期”、“全工序”、“全体部门”。这是一种“大尺度”的思维方式。何麟生先生谈到企业向服务转型的时候,就曾经强调:“服务是全公司各个部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销售部门的事情”。

 

不久前仙逝的丰田精益大师原田武彦先生写过一本《流的传承》。由此我想:工厂级的智能化和精益的思想,有高度统一的部分。这并不奇怪: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只是因为规律本来就在那里。明白人都能看得到罢了。

 4

与之相反的思维方式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各部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我曾经有过一个疑惑:每个人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有什么不好呢?后来意识到:系统大了以后,总会有些地方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杂音。这是大系统和小系统的重要区别。出现问题时,正常的生产秩序就会受到干扰,而这种干扰会是一种常态。于是,才需要智能化的办法来“以变应变”。

 

另外,我们强调智能制造要通过持续改进的方式实现,强调大数据要把过去的历史经验变成现在的操作、要把现在的实践变成日后工作的经验。这些想法的本质,是把时间尺度拉长了:成功不必再今日,但日后会走向成功,并越来越成功。

 

我们谈智能制造时总是强调:复杂问题简单化,总是希望能把人能明白的知识告诉计算机,而不是寄希望于计算机能够算出人类难以理解、难以想到的“高招”。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要处理大的时空尺度的问题。

 

这让我想起老子的名言:大智若愚。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