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中的专业协同 点击:233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9-11-12 09:50:04
楼主

不同专业的人一起做项目,到底谁负责?人们往往没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昨天和几位老朋友小聚。谈起某个创新项目中,机械设计出现的一次失误,引起了很大的麻烦。这件事引起了我们讨论:这类项目到底应该由什么专业的人负责?


这个项目至少涉及到三个专业的人:产品、工艺、设备。在企业里面,人们认定的逻辑是:产品决定工艺、工艺决定(生产)设备。也就是说,人们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和寻找工艺,而为了满足工艺而制造设备。所以,很多人认为:这类创新应由产品相关专业负责。


但我的直觉是设备方负责。同事则提出,应该是工艺方负责。他的理由是:如果工艺方告诉设备方设计要求,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他的观点引起了我的深思。下面就是我思考的结果。


控制论之父维纳讲过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有位老人对着法器许愿,希望得到200英镑。法器果然显灵了。第二天就有人送来200英镑——他的儿子被机器轧死了,这是抚恤金。在这个故事中,法器完成了老人的任务,却不是老人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同样,项目负责人遇到盲目执行指令的人,会死得很惨。


要避免这类问题,必须加强沟通。大概两种办法:一种是项目负责人自己就知道下面如何执行,一种是执行的人能够真正理解负责人的要求。但哪种方法更好呢?


根据我的经验,创新真正的困难和风险往往隐藏在执行的细节中,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执行者和负责人属于不同专业时,执行者理解负责人的意图要求相对容易,负责人理解执行的细节影响却要难得多。所以,让执行者主动地理解意图和要求更加可行。


在上面的例子中,产品和工艺工程师可能根本不知道机械工程师需要这个参数。所以,他不会主动找机械工程师协商这个问题。机械工程师知道需要这个参数,只是不知道该取多少。遇到这种情况,有责任心的机械工程师应该主动与产品和工艺工程师讨论,而不是自说自话地设置一个参数。所以,前面问题的责任应该在机械工程师身上。


如果我们是为了生产某个产品而去开发一套设备,“产品决定工艺、工艺决定(生产)设备”的逻辑是对的。但在我看来,“产品工程师”应该是“投资人”的角色;“工艺工程师”应该是“董事长”的角色。而“机械工程师”(也可能是自动化工程师)则是“总经理”的角色,应该是执行过程的负责人。


前面两个角色要确定做事的目标,这是其责任所在。但目标一旦确定之后,关键和主要的业务活动是后者执行。各种困难和麻烦如何解决,就看执行的水平。只有在目标执行不下去、需要调整目标的时候,或者发现前面的目标不清晰、存在漏洞的时候,才需要再次把产品和工艺工程师请回来讨论。所以,在设备研发阶段,“机械工程师”应该是主角。


当然,工厂里还有另外一套逻辑:设备决定工艺、工艺决定产品——这是在设备建成之后、组织生产时的逻辑了。那时候,项目的主角又要换成工艺方了。道理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Q

  • 精华:7帖
  • 求助:0帖
  • 帖子:42帖 | 2199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14
  • 注册:2003年2月20日
发表于:2019-11-13 19:58:37
1楼

产品创新没有经过可行性分析报告论证吗?没有对设计、设备、工艺、验证、上下工序标准化的合体讨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家的设备、自家的供应链和自家掌握的工艺首先需要知己,这决定了创新产品实现的可行性,与最终的成本。如果设计方案都没有经历过`可行性分析报告讨论过,对于设备、工艺、验证与容错的合体讨论,对于上下工序交接的标准化,就去这么去做产品了?这不符合ISO9000管理中创新产品的管理流程。这不是哪个方面的人错了,是体系错了,是领导者错了。

专业协同不是出了问题再去找谁的错,再去讨论谁是负责,而是在产品可行性分析报告讨论中,就要根据各家实际条件预选确定。上下工序标准化(公差与配合),原则是“快的响应慢的”,总不能让“慢的响应快的”,老牛跟不上小兔子的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