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问题的个性与共性 点击:161 | 回复:0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8-08-27 10:23:29
楼主

今天是优也公司集体学习的日子。两位资深咨询专家介绍了各自的工作经验,报告非常精彩。其中一位擅长能源管理,另外一位则擅长设备管理。两位从事的具体工作和我过去相差很远,但我却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套路与我搞大数据(或者技术创新)是如此地接近。离开宝钢以来,常常被工业界的“共性”所震撼——思考问题的有效套路是跨越行业的。沿着这样的套路去思考问题,能够在很多行业和企业解决问题。

 

二十多年来,前辈常常告诫我:要重视技术领域和专业的个性,不要盲目地把一个领域的认识搬到另外一个领域。这个忠告对我帮助很大,我也常常告诉我的学生们。我讲课时,也常常告诫企业家:“拜佛就是拜自己——每个企业的问题各不相同,自己要想明白”。至今为止,我还不怎么赞同某些评估企业的“标准”,就是这个原因。

 

强调“个性”非常重要。其实,强调个性就意味着要深入实践——正如丰田的一句话:“现场之中有神灵”。而认识共性也很重要:能够让我们用过去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强调个性,让我们认真地调查研究,强调共性,则能够让我们着眼于技术之外。

 

“强个性”和“强共性”是共存的:“强个性”指的是具体的技术,而“强共性”则是在思维逻辑方面。

 

方法论为什么会有共性?这大概要归结到我前些天说到的一个观点:解决客观问题的方法论,往往针对人性中的主观弱点。比如,很多问题的原因往往是:人的好逸恶劳、线性视角、缺乏系统思维等等。其实:咨询师接到的问题,都是过去人们没有解决好、不容易解决的事情,具有“幸存者偏差”的属性。所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常规逻辑,就是在人们容易犯错的地方找办法。

 

最近几年研究智能制造,我的感受是:看不到个性,不算懂智能制造;看不到共性,也不算懂智能制造。“条条大道通罗马”,技术人员的成长过程途径各不相同。但总体上说,也有共性的规律:要从深入了解个性开始,然后才能理解共性;在理解共性的基础上,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和解决个性问题。没有个性体验的共性和理论,往往归于假大空。工程科技人员的培养,还是应该从一线做起。中国的工程专业,或许应该少招点博士。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