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高级工程师系列访谈01——用技术回馈国家是我的责任 点击:260 | 回复:0



智能装备专家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帖 | 1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37
  • 注册:2017年6月05日
发表于:2018-04-27 11:10:31
楼主

王保和,1967年参加工作,在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负责轧钢研发设计工作,参与完成了宝钢、鞍钢、武钢、太钢、首钢京唐、河钢等国内钢铁企业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2006年退休,退休后被中冶返聘,继续留任7年。后于2014年加入北钢联,作为北钢联总体部高级工程师,负责项目综合评审、项目总体把控工作。

谈智能制造

作为一个在机械行业一线工作50余年的老工程师,您对智能制造有什么看法?

王工:我认为智是知识,能是能力、创新,制造是平台,我们汇集知识、能力与创新来做制造。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制造业发展的变迁,对智能制造有太多的感触。同时,智能制造成果日新月异,智能制造工程师们,尤其是年轻的研发工程师应当了解最新的智能制造技术,更新知识,启发思路,在工作中实实在在促进智能制造,推进智能制造。这一点,公司每周固定组织的精选智能制造案例视频观看活动是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的工程师们在项目实践的同时,实时的了解了智能制造最前沿的技术,智能制造发展的趋势。


谈研发情结

公司几乎各个项目的需求,您都是最先接触的,和其他高级工程师一起进行项目需求分析后,规划整体的研发设计方向。您是退休之后被聘到北钢联的,一般像您这种从大型国企退休,资深的高级工程师,这个年龄都是在家颐养天年,而您依然坚持在研发设计的一线,对此您是怎样考虑的?

王工:一方面,从自身来讲,既然具备这样的知识和能力,老当益壮,就应当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余热。另一方面,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工程师,才能传承下去,引导他们在研发设计上做出更好的成绩。和所有北钢联人一起,专心从事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是作为对国家培养一个高级工程师的一种回报,也是一个老党员的社会责任与情怀。

谈机械工程师的成长

作为前辈,对年轻的工程师您有什么建议?您认为从设计工程师成长为研发工程师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做哪些努力?

王工:北钢联年轻的工程师,都特别踏实、扎扎实实在做智能制造。年轻的工程师们要成长、提高自己,就要在参与的项目的安装、调试阶段,多去项目现场了解实际情况。经验较少的设计工程师到项目现场中往往有很深的感受,之前经过自己论证、反复修改,认为最完美的设计方案,制造完成应用在实际中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单从产品尺寸大小这样一个特别小的例子来讲,他们心中预想的成品的尺寸与亲眼看到的尺寸天壤之别。所以要求我们年轻的工程师们,多从设计的一线深入现场的一线,多在实践过程中摸索,提高研发设计的感性认识,不断培养研发设计中的全局意识。

谈一位老工程师眼中的非标设计

您认为非标定制装备研发行业的特点是什么?非标行业企业如何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

王工:非标设计重在研发创新,较一般机械设计更复杂,要求工程师有深厚的机械知识与经验储备。目前各行业客户的非标项目需求多是根据自身的生产实际情况,要求实现减少人力、提质增效、符合环保,对非标公司的研发实力要求非常高。在非标行业,市场中大部分公司的业务是针对某个细分领域做非标设计业务,业务广度有限。北钢联面对的是各个行业,不夸张的说达到了360度,10余年各个行业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工程师团队具有较强的知识、经验储备,项目攻关能力,研发创新能力,在装备集成、设计灵活性等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能够极大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5.分享您在北钢联的工作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吧。

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是2015年的时候,我们为哈尔滨一家大型国家军工单位做技术服务。在这项技术服务中最深刻的认识是:研发设计必须既要符合客户的需求,又要符合现场的安装条件与环境。当时我们是受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委托,做这项工程的研发工作,制造部分由当地一家制造厂承担。安装过程中,设备与现场的结构布局出现冲突,阻障施工队几十人员现场施工。尽管当时我们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积极配合修改图纸,快速的解决了问题,最终满足了客户,客户也对我们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高效的解决方案表示很满意。但如果我们当时对安装条件与环境全面了解,是可以规避的。虽然公司现在的商务与技术已经完全从流程上,避免了这种情况,但这个事例对所有研发工程师,尤其是公司年轻的工程师们来说,应当汲取经验,不断学习总结。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