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朝晖:智能制造,知易行难 点击:164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01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7-02-06 10:07:10
楼主

数字化、网络化提升了感知、决策能力,推动广泛的协同、相关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实现大范围的深度优化。这就是智能制造创造价值的一般性逻辑。


这一逻辑落地,就要做好必要的准备,以提高感知、决策的能力,为共享、协同和重用提供相关的资源、机制和条件。在这个基础上,智能制造才能推进得下去。形象地说,这个逻辑就是要在砍柴之前磨好刀、做饭之前准备好米。强调顶层设计,就要理顺这个逻辑。

 

如果不理顺这个逻辑,很多技术的基础条件就永远难以具备、智能制造的思想就难以落地、再好的想法也会陷入空谈。这时,我们或许会把一些“碎片化”的技术、其他领域的技术拼装起来,称之为“智能制造”;还会做些“先进”的东西、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不管它们是不是真的有用;我们可能在入歧途时,仍然沾沾自喜——直到有一天,国外的智能制造技术再次闪耀登场、发现我们的技术再次落后一代。

 

然而,理顺这个逻辑又是困难的。推进智能制造,既要有创新工作常见的观念突破,又要有工程项目的系统策划和大尺度协同。过去,常常有人把“跟随”、“模仿”包装成创新,把普通的工程项目包装成“系统创新”。现在,这种游戏玩不下去了。然而,我们的科技队伍,不擅长策划、不擅长进行系统性创新。同时,前期的“准备工作”几乎都是间接创造价值的,这是科技管理不擅长的地方、是科技管理制度不适应的地方。如果策划不好,计划和项目很可能会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由此可见,智能制造对我们的科技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科技体制都是场严峻的考验。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杂谈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808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7-02-06 10:21:15
1楼

数字化、网络化提升了感知、决策能力,推动广泛的协同、相关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实现大范围的深度优化。这就是智能制造创造价值的一般性逻辑。有重点,更好,点赞!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