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哥(阚雷)闲话工业4.0六重天 点击:574 | 回复:3



痛罚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帖 | 29回
  • 年度积分:1
  • 历史总积分:7
  • 注册:2014年2月01日
发表于:2016-04-13 14:41:41
楼主

阚雷先生同时拥有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终身精英校友,中华海归青年协会创投委员会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特邀讲师,天津武清区海归留创园监事等荣誉,并曾在北京财经台担任财经合议庭嘉宾。



早年从事过工业自动化行业,后来为了赚点讲课费做零花钱,去几个城市,讲过《工业互联网与工业文明史》这门课,以至于很多人以为我很懂工业互联网(其实我也就是半桶水而已)。今天早上乐视网的好基友问我,工业4.0到底是个啥?本来答应给他单独讲一遍,教育一下这些一贯看不起我们传统行业的IT男,后来一想,不如整理下材料和思路,一块分享给大家,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谈谈这个神秘的工业4.0吧。



先声明,兔哥只是个知识的搬运工,我说的不一定对,不过是看了很多材料后消化理解的结果而已。事实上,工业4.0就没有标准答案,连德国人自己都没有。



先看三个概念:



工业1.0



机械化,以蒸汽机为标志,用蒸汽动力动力驱动机器取代人力,从此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正式进化为工业。



工业2.0



电气化,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用电力驱动机械取代蒸汽动力,从此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实现分工,工业进入大规模生产时代。



工业3.0



自动化,以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PC的应用为标志,从此机器不但接管了人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同时也接管了一部分脑力劳动,工业生产能力也自此超越了人类的消费能力,人类进入了产能过剩时代。



这三个定义都很学术,你们放心,这是我全文最学术的一段话。后面,我决定用老和尚讲故事的方法来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要理解工业4.0,我们得先看下目前的状况,我们称之为工业3.X,用修真小说的时髦描述,也就是3.0中后期,这种状态叫做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



咱们还得从工厂的业务模式说起。



作为一个工厂,存在的目的只有两个,生产产品,然后卖出去。所以在工业企业中,通常会分为两个大的部门,一个是生产部门,一个是业务部门,前者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管理,后者通过ERP(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



这两个系统啥区别呢?ERP更倾向于财务信息的管理,而MES更倾向于生产过程的控制,简单的说,ERP主要告诉你客户需要生产多少个瓶子,哪天下单,哪天要货,而MES主要负责监控和管理生产这些瓶子的每一个步骤和工序如何实现。



在中国工厂的很多车间里,各个生产设备之间、生产设备和控制器之间,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连通。再牛逼一点的公司里,整个工厂已经通过制造执行系统(MES)连通起来,而业务部门全部通过ERP连通起来了。



发现问题了吗?



ERP和MES其实并没有连起来!



所以当ERP给MES下达生产计划指令后,MES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与计划偏差的事项(比如设备坏了,原料不合格等等),MES会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ERP是不知道的!所以它会继续按照原本的计划执行订单,时间久了,财务系统和工厂的实际情况就会出现非常大的偏差。



ERP和MES其实并没有连起来!



至于为啥没连起来,两个原因,首先是ERP和MES的开发公司通常是两拨人,搞财务的和搞生产的合作,不但互相不懂对方的职业术语,鸡同鸭讲,而且互相看不上对方。另外,业务部门和生产部门在公司里通常是分开运营,各自的领导有各自喜欢的供应商(原因你懂的)。



当然,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我们是断然不会干等着两个系统的偏差越来越大的,既然系统不给力,咱人工上,咱们工人有力量。所以工厂车间通常会定期把MES的调整项做成一个表,交给业务部门,然后由业务部门手动在ERP中调整过来。



ERP和MES的问题只是工厂内系统断层的一个问题缩影,事实上工厂里还有非常多的其他系统,设计、制造、采购、办公等等,这些系统都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都不知道对方在干啥,干到哪一步了。其中一个部分出了特殊情况,其他部分都不知道,只有等到问题出现了,才能退回来,所有系统再一个个改。



插一句,老罗的锤子手机之所以难产,就是因为在设计的时候,生产人员并没有实时了解情况,所以实际生产时发现原本的牛逼设计会导致良品率很低,只能退回去重新设计。这样每一个产品都要改来改去,所以一个工业品从设计到上线量产,往往要用一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第一天存在的,以前因为在工业时代,产品的生命周期很长,兔哥的老东家,西门子一个型号的变频器可以卖三十年,这样一两年的研发上线时间也就显得不那么长了,其余的问题,靠着人工沟通,虽然有错,倒也都相安无事。



然而,可怕的狼终于还是来了。



这两只狼,一只叫产能过剩,一只叫互联网。



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导致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往一款产品卖三十年的做法已经不行了,你跑不快,有的是快的。老罗的锤子手机仅仅晚上线了几个月,就从一款万众期待的爆款,成为了臭大街的过时货,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撼动了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较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



比如你想要一双适合你的脚的鞋子,鞋厂是无法知道你的脚多大的,所以只能测量很多人的脚之后,把最集中的尺码分成40号,41号,42号等等,但是如果你的脚偏肥或偏瘦,对不起,概不伺候。



互联网改变了这个局面,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小批量的快速生产。



这两只狼,逼迫着传统工业必须做一件事,一件工业社会最不爱做的事,就是快速、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



这个时候,先得做点准备工作,就是工业3.0首先要进化为3.X,所谓工业3.X,其实就是先把ERP和MES等等信息系统彻底打通,让工厂原本的所有信息孤岛实现连通。这个时候,就从完全的自动化和部分的信息化,进入了完全的自动化和完全的信息化,也就是工业3.0大圆满阶段。



别小看这个过程,单就这一条,也许我们中国就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才能完成。



好了,前面的都是现实问题,3.0大圆满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科幻烧脑之旅了,我们终于要冲击工业4.0了。这个过程中,3,0中以及完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要开始做一件事,就是结婚,生孩子。



这个过程,德国叫工业4.0,美国叫工业互联网,我们工信部称之为两化融合,物联网的脑残粉们把它叫做万物互联。



这里我要说一下,所有的物,如果需要互联沟通时,就有一个问题,说什么语言?说英语、德语、还是四川话?



通讯协议是什么,这个是一个关键问题。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不用现在互联网的通讯方式,也就是TCP/IP协议,这是个技术问题,没法给你这种小白解释明白(其实我这个曾经的半桶水自动化工程师也不怎么太懂)。简单的来说,互联网的通讯方式,速度还是太慢,精准度还是不够,安全性还是不好。而工业生产中,对于速度、精度和安全性的要求,要远远高于你在家下德艺双馨的苍老师电影的要求。



所以万物互联,必须需要一个专门的通讯协议。



这也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这些时髦的名词背后隐藏的核心问题,大家在争这个通讯标准。美国的互联网世界第一,所以美国人希望从信息化层降维到自动化层;而德国的机械制造业最强,所以他更希望从自动化层升格到信息化层;中国嘛,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所以两边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个互联网+,也叫中国制造2025。



按照修真小说的习惯,每一个境界都要分成一个小境界,以突显差异和牛逼,我按照这个方法,把工业4.0也分成六重天。



工业4.0第一重天,智能生产。



之前我们说过,生产设备和管理信息系统也各自连接起来,并且设备和信息系统之间也连接起来了。你有没有觉得还缺点什么?没错,就是生产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还没有连接起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东西,叫做RFID,射频识别技术。估计你听不懂,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就相当于一个二维码,可以自带一些信息,他比二维码牛叉的地方,在于他可以无线通讯。



我还是来描述一个场景,百事可乐的生产车间里,生产线上连续过来了三个瓶子,每个瓶子都自带一个二维码,里面记录着这是为张三、李四和王二麻子定制的可乐。



第一个瓶子走到灌装处时,通过二维码的无线通讯告诉中控室的控制器,说张三喜欢甜一点的,多放糖,然后控制器就告诉灌装机器手,“加二斤白糖!”(张三真倒霉……)。



第二个瓶子过来,说李四是糖尿病,不要糖,控制器就告诉机器手,“这货不要糖!”



第三个瓶子过来,说王二麻子要的是芬达,控制就告诉灌可乐的机械手“你歇会”,再告诉灌芬达的机械手,“你上!”



看到了,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生产,每一罐可乐从你在网上下单的那一刻起,他就是为你定制的,他所有的特性,都是符合你的喜好的。



这就是智能生产。



工业4.0第二重天,智能产品。



生产的过程智能化了,那么作为成品的工业产品,也同样可以智能化,这个不难理解,你们看到的什么智能手环、智能自行车、智能跑鞋等等智能硬件都是这个思路。就是把产品作为一个数据采集端,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并上传到云端去,方便用户进行管理。



德美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的核心分歧之一,就是先干智能工厂,还是先搞智能产品。德国希望前者,美国希望后者。至于中国,我们就搞加,还是加这个东西好,正加反加都行,反正能镇住大家就行。



工业4.0第三重天,生产服务化。



刚才说了,智能产品会不断的采集用户的数据和状态,并上传给厂商,这个就使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成为可能,向服务收费。我好多年前在西门子的时候,西门子就提出来向服务收费,当时我觉得这是德国佬拍脑袋想出来的傻×决定,但是现在我才明白这是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为工业4.0的生产服务化布局了。你对西门子的印象是什么?冰箱?你个糊涂蛋,西门子这些年已经悄然并购了多家著名软件公司,成为仅次于SAP的欧洲第二大软件公司了。



这个服务是什么呢?比如西门子生产一台高铁的牵引电机,以往就是直接卖一台电机而已,现在这台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不断的把数据传回给西门子的工厂,这样西门子就知道你的电机现在的运行状况,以及什么时候需要检修了。



高铁厂商以往是怎么做的?一刀切,定一个时间,到时间了不管该不该修都去修一下,更我们汽车保养没什么差别,但是这样就会有很多浪费。这个浪费的消除潜力是多少?官方数据来看,是10万亿-15万亿美元,相当于一个美国的经济!而现在,西门子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需要修什么时候最需要养护,你要想知道,对不起,给钱。



我想,未来也许西门子甚至可以一些硬件免费赠送,靠服务费赚钱,完爆互联网思维。



再举个例子,智能产品实现后,每一辆汽车都会不断地采集周边的数据,来决定自己的行驶路线,整个运输系统会完全服务化,任何人都不需要再买车,有一天也许自己开车会成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因为设备是智能的,而人的行为却是不可控的。



在这个阶段,所有的生产厂商都会向服务商转型。



工业4.0第四重天,云工厂。



当工厂的两化融合进一步深入的时候,另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就有要孕育而生了,这就是云工厂。



工厂里的设备现在也是智能的了,他们也在不断地采集自己的数据上传到工业互联网上,此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哪些工厂的哪些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哪些是有空闲的。那么这些存在空闲的工厂,就可以出卖自己的生产能力,为其他需要的人去进行生产。



互联网行业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就是因为创业者只需要专注于产品和模式创新,不需要自己去买一个服务器,而是直接租用云端的服务就行了。而目前工业的创业者,还是要不断地纠结于找OEM代工还是自建工厂中,这个很高的创业成本极大地限制了工业领域的创新。所以当云工厂实现的时候,我预言中国的工业领域将出现一个比互联网大百倍以上的创新和创业浪潮,那个时候这个社会的一切都将被深刻的改变。



兔哥之所以坚定地要做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工场,就是在等这个风口。但愿我是先辈,不是先烈。就算是先烈也没关系,咱思想觉悟高,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此处略去一万个扯淡的字)



工业4.0第五重天,跨界打击。



互联网行业天天说降维打击传统行业,什么谷歌小米阿里巴巴乐视,可是我告诉你,当工业4.0进入第五重天时,工业企业的跨界打击将比这些互联网企业猛烈百倍。这个过程将从根本上撼动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根基,重塑整个商业社会。



举个例子,一个生产手表的厂商,这个表每天贴着你的身体,采集你身体的各项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手表厂商也许没啥用,但是对于保险公司就是个金库。这个时候,手表厂商摇身一变,就能成为最好的保险公司,而传统的保险公司根本就没有丝毫能力与之竞争。



当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时候,跨界竞争将成为一种常态,所有现有的商业模式都将被重塑。



工业4.0大圆满,黑客帝国。



整个工业4.0过程,就是自动化和信息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也是用软件重新定义世界的过程。



在未来,多元宇宙将在虚拟世界成为现实,一个现实的世界将对应无数个虚拟世界。改变现实世界,虚拟世界会改变;改变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也会改变。一切都在基于数据被精确的控制当中,人类的大部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将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所有当下的经济学原理都将不再试用。



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不会变的,我相信。



人类的爱、责任、勇敢,对未来和自由的向往,以及永无止境的奋斗。



生生不息。







开始说 2016 之前,我想先回顾一下2010-2015这五年间,到底发上了什么。因为我们只有理解了历史,才能更好的预测未来。



2010年,我还在自动化行业,其实那时中国制造就已经开始面临严峻的问题,只是当时的 4 万亿投资以及房地产的火爆,使这些问题没有暴露出来。



事实上,从2010年到2013年的三年之间,我们规模以上民营制造企业的数量,从 27.3 万家,减少到了 19.5 万家。换句话说,三年里倒闭了26%,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



而从2014年开始,房地产市场开始退烧,经济开始减速,制造业已经明显感觉到订单开始大幅下滑。



到了2015年,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制造整体最困难的一年,美联储加息,回收全球流动性,国内房地产企业库存高企,融资环境急剧恶化,大量传统制造企业减产甚至倒闭,我去北方的很多城市考察,发现有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已经下滑了50%,市长书记都急得团团转。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经济却逆势崛起,千万级、亿级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融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天猫 2015 双十一当天成交额 912 亿,比去年同期增长60%;滴滴打车,三年颠覆出租车行业,现在很多地方不用打车软件甚至已经拦不到车了;乐视网的超级电视横空出世,在很短的时间内销量达到了近 300 万台,传统电视机品牌的价格体系被迅速冲垮。



这个时候,很多老一代企业家开始热衷于各种互联网转型,去参加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思维培训班、互联网转型论坛。一个安徽的企业家甚至跑到北京泡了一个月车库咖啡,学互联网。



我自己也去讲过这类课程。可是这些披荆斩棘多年的老企业家,真的认为互联网思维有多了不起吗?其实未必。更多的原因是,这个积累了5年的市场变化短期内迅速爆发,制造业被打懵了,他们只能牢牢的抓住互联网转型这根救命稻草。



而他们所谓的互联网转型,在我看来根本没有真正的互联网精神,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试图多一个渠道卖东西而已。这样的转型无异于鸠摩智用道家的小无相功催动少林招式,表面上威力无穷,实则危害至深。



所以2016年,将是 “中国制造” 最困难的一年。我们中国人都讲究否极泰来,所以我认为2016同样也会是 “中国智造” 的元年。



下面说说我个人总结的 2016 年中国制造业最重要的几个关键词。



◆ ◆ ◆

关键词1:“冰火两重天”



2015年是互联网最疯狂的一年,但是背后的乌云也已经在积聚。从年中的股灾之后,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变的谨慎,而互联网行业的价值已经被严重高估,烧钱模式无法为继,年内多家互联网公司的战略合并都证实了这一点。多数风险投资机构都降低了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节奏和预期,转而重新开始关注实体行业,尤其是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同时在2015年,习李班子出台的大量针对高端制造业的激励和扶持措施,将在2016年开始逐步显现出效果。可以预期的是在2016年下半年,资本将从互联网行业大量回流到实体行业,“中国智造” 届时一定会成为资本和媒体追捧的热点。



不过,这些回流的资金并不是平均的进入制造业的每一个部门的。而是只会进入工业互联网、清洁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领域,而过去那些没团队、没技术、没模式、没思路的传统企业,将不可避免的继续大量死亡。2016年的整个中国制造业,会呈现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老一代制造企业会纷纷衰落,禁锢在传统制造业里面的优秀人才会被大量释放到市场上,而新一代科技类创业公司也将借此机会开始萌发和生长。正如诺基亚的衰落激活了整个芬兰的经济一样,第一代传统制造业在中国的衰落也将孕育第二代中国伟大的科技公司。



◆ ◆ ◆

关键词2:“工业互联网”



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将在 2016 年持续,企业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而 2015 年互联网在中国的大爆发,也撼动了工业时代的一大基础,信息不对称。工业时代里,因为生产厂家无法低成本的了解每一个客户的需求,所以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就是把需求做多的性能组合到一起,成为一款产品。而互联网使得人与人,人与厂商,可以低成本的实现连接,从而让每个人的个性需求被放大,人们越来越喜欢个性化的东西。但是个性化的东西需求量没有那么大,这就需要工业企业能够实现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工业互联网(也叫工业 4.0)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工业互联网是开放、全球化的网络,它整合了工业革命出现的机器、设备、机组和工作站,以及网络革命出现的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可以将人、数据和机器全部连接起来。通过数字工厂、智能产品、生产服务化、跨界合作几个步骤,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最终使机器能够自组织生产和自我进化,极大的提高生产力,并且深刻的重塑整个商业社会。



中国是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弯道超车赶上欧美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李克强总理也对于工业互联网的趋势高度重视,中央政府已经在2015年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地方政府也针对各自的情况,制订了相应的地方版细则。在2016年,借助资本回流的契机,工业互联网框架下的制造业新技术将得到快速的发展,数字工厂、工业软件、云计算、机器人技术等,将为成为2016年中国制造的主旋律。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互联网,其实既不是工业,也不是互联网,只是在它刚刚出现的时候,看起来像工业或者互联网。所以无论是工业人按照工控的思路去诠释,还是互联网人按照互联网的思路去解读,都是不准确的。它会是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会深刻的变革和重塑我们现有商业社会的东西。至于它究竟最终的形态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许正是看不清楚的未来,才会让我们如此期待吧。



◆ ◆ ◆

关键词3:“文艺复兴”



互联网行业在中国得以大发展,除了市场的机遇因素外,文化因素也至关重要。我很早就关注到,互联网领域有一种开放的、先进的、讨论式的文化,非常类似于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并且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媒体和理论研究机构。这里汇聚了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他们在一起激烈的碰撞,产生了非常多的创新火花,并借助资本的力量把这些火花转化为商业实践,在商场上搏杀,并最终取由胜利者引领行业。因此,才会有所谓 “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羊毛出在猪身上” 等等概念的产生,这些概念虽然未必都是完全正确,但是这些理论的演进和探讨过程,会极大的促进行业的发展和势能。



反观我们的制造业,一直是一种落后的、经验式的、论资排辈的、师傅带徒弟式的封建家长文化。这种追求伟光正(伟大、光明、正确)的做法,其实质是空洞无物的。根源在于老一代企业家兴起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很多并不是在市场上真刀真枪的搏杀出来的,普遍依赖于二元化套利寻租和社会关系。所以虽然我们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却从来没有出现过 “中国制造思维” 这样的概念。而制造业企业家之所以很容易的就被互联网打蒙了,并且盲目追捧互联网,恰恰就是因为中国制造业没有形成一种先进的文化内涵,这样贫瘠的文化土壤是无法滋养中国制造的创新之花的。所以中国制造当年最需要的,也许还不是某一种云里雾里的技术,而是一场文艺复兴。



让人欣慰的是,2015年在工业互联网和工业 4.0 风潮的引领下,针对制造业未来方向性的研究和讨论已经开始萌芽,像工业 4.0 读书会、工控兄弟连、蜂迷世界等等,这一大批涌现出来的制造业社群,都代表了中国制造的思想启蒙运动。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从业者不再只是低头拉磨,也开始仰望星空,参与到对未来方向的探讨中来,而且我发现许多工信部、科技部的很多朋友也放下了政府官员的架子,广泛的参与到大众的讨论当中来。所以我们可以期待在2016年,这股思潮将会扩大和深入整个制造业,开启一场中国制造的文艺复兴,而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之后,中国制造将迎来一次新的大发展。



◆ ◆ ◆

关键词4:“80后”



“上小学的时候,大学是免费的。等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小学是免费的。没钱买房子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有钱买房子了,却发现买不起房子。”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是80后社会地位的真实写照。60后由于历史原因,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当年70后进入职场时,他们与60后是有一个明显的认知鸿沟的。



比如罗振宇曾经说过,他刚进入单位时,仅仅因为会打字,就迅速的得到了重用。这一点在制造业中尤为明显,70后往往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走上了重要的位置并掌舵至今。而80后与70后之间的认知鸿沟很小,这导致他们进入职场时,没有办法迅速的顶替70后的位置,而房价的疯涨,又使这一代父母缺乏财富积累的人在最好的年华里不得不挣扎于生活的边缘。再回头一看,90后作为数字原住民,已经从后方杀来,80后的地位非常尴尬。



工业互联网将给80后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因为它可能会快速构筑出一个认知鸿沟。80年代出生的人,同时兼有制造业和互联网的双重基因,他们比70后更理解互联网,比90后更懂传统制造业。这一代人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只有在这一代人手中,中国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融合的机会才更大,这也是时代赋予80后的历史使命。2016 年,80后将全部超过 25 岁,进入事业的黄金期。从这一年开始,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把他们推上历史舞台,成为 “中国制造” 向 “中国智造” 转型的主导性力量。



总结



2016年,对于中国制造业,将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它的重要程度甚至不亚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那一年。这一年间,制造业冰火两重天的持续,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制造业文艺复兴的序曲,以及80后全面走上历史舞台的开幕,这些变数都将深刻的影响中国未来50年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是否能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创造新一轮世界奇迹。



后记:大历史下的小人物



2015年12月22日上午7点30分,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承载了许多人青春记忆的杭州半山钢铁基地,钢花熄灭了。生产线上用完了最后一批坯料,流水线结束在最后一道工序,所有的机器设备永久的停在了这一刻。



拥有59年历史的杭钢,共和国长子之一,百废待兴、大炼钢铁、文革破坏、改革开放、修路造桥、钢铁寒冬……它曾经风光无限,也经历了多少沉沉浮浮。



而这一天,它终于走到了尽头。



两个月前,厂里就已传出了要停炉熄火的消息。从那时开始,小轧股份有限公司连轧车间的乙班值班长厉天龙,每天都盯着监控室内的显示屏,有些晃神:“日子越来越近了,还真有点舍不得。” 26年来,他从一名小小的职员到现在,从单身汉变为人父,他习惯了每天上下班路上的风景,习惯了炙热的工作环境,更习惯了同事之间无话不谈的情谊。





厉天龙在小连轧生产线车间里一次次徘徊,整条生产线分炉灶区、轧钢区、精整区三部分,这里需要每天 24 小时保持生产状态。他看着正在运作的机器,眼眶有些湿润。因为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只有每天听到机器在动的声音,他才感到踏实。





车间有甲、乙、丙、丁四个班,每个班 28 名组员,四班三运转。工作日里,每个班组员都会提前到达工作岗位,每次值班长都会在开工前给大家开15分钟的例会,一遍遍地强调,一定要保证生产线正常,确保产出的钢材安全质量达到标准。





26年,日复一日,一年中最难熬的就是夏天。工作的地方温度最高达 50 多度,生产中的红钢有 1000 多度,夏天整个厂房内就是个大火炉。即使这样,大家还是准时到岗,守着自己负责的每一块区域,不过手边肯定会泡一大杯盐开水。



除了令人难耐的高温环境,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需要面对危险。轧机组长老胡就因为一次机器故障,红钢直接从左脚中间横穿过去,疼得晕厥过去,休息了好久才回归岗位。



也许工作中也会存在一些政治、一些人情、一些矛盾,但是此刻都不重要了,在厉天龙和他的同事们眼里,这些都变成了珍贵回忆里的一部分。



他的一生,都熔铸在钢铁里了。



不过他没有时间自拍发个朋友圈了。因为明天,也许他就要出去找工作,也许他会做点小生意,也许他再到一个新的工厂打工,也许...



2016年中国制造的趋势,以一个钢铁工人作为结尾,怎么都说不过去。但是我要讲的,也就在这个故事里。工业4.0、互联网、经济、趋势、机会,听到这些词汇,我们会亢奋、会悸动,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我本来想说:



2016,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然而我却看到了历天龙的故事,所以,



2016,这可能,是一个伟大时代,吧。



当我刚开始接触投资的时候,曾经有一次问一位业内非常知名的大咖(这里因为有所不敬,就不泄露名字了),您是如何判断投资领域的?大咖霸气侧漏的回复 “看趋势”。



我当时觉得对前辈的崇敬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但是回家一想,好像被忽悠了!看趋势,看趋势,跟没说一样,那到底如何判断趋势呢?后来读了不少书,交了不少学费,我才发现了一点秘密,并且凭借这一手赚了点小钱。今天分享给大家,跟大家说说,我是如何判断出工业互联网是一个趋势的。



绝不是因为它是高新技术。



我最爱说历史,所以这还得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前几次机会说起。



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实现了非常高的经济增长,举世瞩目,我们通常把经济的增长归结于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大家也从来不觉得这个划分有什么问题。



可是如果深究一下,这三驾马车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就是把 GDP 的增长划分一下,发现大致是按照投资、消费和出口分布的,于是我们就把这三个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发现问题了吗?我们跟在一辆马车的后面,指着它留下来的三条车辙,然后说,这是他们仨拉着这辆车往前跑的!



那拉动经济增长的到底是啥?



是改革开放。



尼玛,这还用你说啊!



你看你脾气就是急,且听我慢慢讲。



最近三十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其实有两条主线,一明一暗



先看明线,叫做市场的不断开放。



如果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前,一个老农民,种地之余自己养了两头猪,拿到市场去卖,会被抓起来,这叫割资本主义尾巴。你要是敢在南方进点粮食上北方卖去,那这罪可大了,这叫投机倒把。



商品买卖,这个今天我们司空见惯的事情,在一个封闭的市场下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这三十年正是市场的不断开放,给经济发展带来了第一动力,原因我不细讲,各种书里都有,如果你非认为越封闭的市场发展越好,那请你先回中学政治课上回回炉。



这里面就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市场的开放不是一瞬间完成的,它是逐步一点点完成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个二元化的市场上,一部分市场的价格和竞争已经开放了,而另一部分市场的价格和竞争还没有开放,这就有一个断层,我们就可以套利。



二元化市场套利,这就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机会。



王石自称自己的第一桶金来源于深圳贩卖玉米,就是这种套利机会下的产物。当时他发现以前中国北方的玉米要运到南方,都要从香港转运,这价格就上去了,如果直接可以从北方运到深圳,可以赚取不少差价。于是他跑去广东海运局让他们开辟北方航线,并开始倒卖玉米。1983年4月到12月短短 8 个月,王石赚了 300 多万元。



顺便插一句,你可能会奇怪,如果王石只是个一穷二白的小屁孩,海运局凭什么理他呢?因为他是省委书记的女婿啊……中国的第一波企业家,并不是靠他们所宣称的创新和勤奋发家地。而是通过利用开放和封闭市场中的断层的二元化套利发家的,当然,这个利不是谁都能套的。



书接前文,不断开放的市场给我们贡献了一个经济发展的土壤,但是真正在这个土壤上洒下种子的是什么呢?



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暗线,货币超发。



这就不得不说到中国的民族特性,我们恐怕是世界上最爱钱和最爱攒钱的民族之一,金钱的数字对于中国人驱动的魔力是非常大的。同样的货币超发,在中国的经济激励效果,要远大于其他国家。



这三十年来,政府一直在有意的超发货币,让大家的投资看起来有丰富的账面回报,这样就会刺激你继续投资,扩大产能,经济就会繁荣。



但是高中课本就教过,超发的货币到了市场上,会造成通货膨胀。没错,不过跟市场开放的进程一样,货币也不是一下子就到市场上的,也是逐步的。所以第一波获得这些超发货币的人,并没有遇到通货膨胀,所以他们是实际上享受了超额收益的人。



货币往哪里定向超发,那里就是机会。



中国刚开始改革开放时,还没有成熟的金融股票市场,甚至没有房地产市场,所以超发的货币只能进入普通商品领域,造成普通商品价格的暴涨。而在实质性暴涨之前,所有从事普通商品行业的人,也就是第一波接触超发货币的人,都发财了。



80-90年代,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哪些人发财了,卖面粉的,卖袜子的,卖茶叶蛋的。哪些人穷呢,搞导弹的。你说导弹不如茶叶蛋技术含量高吗?显然不是,但是搞导弹的没有享受到市场开放和货币超发的两个套利机会,所以再高科技也没用。



今天有很多创业者说,我的技术非常好,是未来的方向。你太天真了,我们真正应该投资的,不是高新技术,而是货币超发的方向,货币往哪超发,我们就投哪。



继续前文,普通商品大幅上涨,会有什么问题呢?显而易见,物价上涨。



一些年纪比较大的朋友可能会有记忆(反正兔哥那会还小),80年代末开始,物价飞涨,人们开始疯狂的把手里的货币换成实物。到94年,物价每年上涨两位数以上,已经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了。



这个时候,政府终于发现,自由经济是扯淡,必须要宏观调控了。但是政府怎么办呢?停止超发货币?那不可能,停了经济怎么增长。



所以政府想到了索罗斯老爷子的话,一个泡沫需要用一个更大的泡沫去承接,这就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为了物价不上涨,我们必须吹一个新的泡泡,把超发的货币吸进去。



于是1995年,房改开始了。



同在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将证券市场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顺便说一下,万科是在1993年将大众住宅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的,原因据王石自己说,是跟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有一段关于房地产的对话,发现了政府要将货币超发的水灌进房地产,于是开始了房地产业务。



这孙子命真好。



希望他这次命能同样那么好。



接下来的二十年里,政府用一系列手段,包括房产货币化,推动房地产抵押贷款等等,把货币超发的水一点点的灌进了房地产。



这里我要说一下,万恶房地产当时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吸收货币泡沫的行业,它的积极意义远大于消极意义,应该说房地产对于维持中国经济二十年的繁荣功不可没。



首先,中国人从农业社会过来,喜欢房子,买了房子不会轻易卖,可以保证这些钱长久的不被抛售,比银行被挤兑安全多了。



其次,房产可以作为抵押物抵押给银行做贷款,是当时我们落后的金融体系能有效发放贷款的手段。



第三,房地产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中国的重工业都是在这个浪潮中发展起来的,这对于促进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它能够一定程度把超发的货币导入到实体经济中去,很多当时的企业家都是通过抵押房产来解决流动资金的问题的。



但是也有缺点,就是当房地产的涨价速度太大的时候,你拿房产抵押换来的钱就不投资于实业了,你还去再买房子。



08年金融危机,其实只是外伤,内伤还不重,但政府可能是赈灾抱小孩太卖力气了,一慌神,把这个泡吹的太快了,注意泡沫大其实没关系,真正有问题的是吹的太快了。



这个时候房价快速上涨,导致房地产行业没有像以往那样,把超发的货币导入到实体经济中去,而是再一次导入房地产中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才是真正的内伤,实体经济的寒冬开始了。10-13年三年之间,中国民营制造业因此倒闭了26%,经济就此失控。



好在新政府终于及时上台,为了解决眼下的产能问题,让那些靠套利发家的人不至于死的太快。我们开始搞一带一路,消化被过剩产能。



但是这个不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还是需要找一个新的通道,把超发的货币挤进去,同时让二元套利的一代企业家退出历史舞台,让高素质人才顶上来。



这个通道就是股市。



大家老把政府想的很邪恶人,认为拉高股价就是为了割韭菜,其实这是不对的。



事实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就是通过量化宽松超发货币,然后用一定的手段把货币导入股市,所以你看到美股总是上涨的。不是因为美国的公司就比中国的好,而是因为美国的股市一直在承接超发的货币。



所以我们也决定学这一手,把股票的泡沫吹起来,把房地产的超发货币吸进去,这就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机遇,资产的证券化。



吹股票的泡好不好,不知道,但是配合上另一样手段,就变成了一步好棋,它叫做创新创业。



创业是为了什么?情怀?扯淡,反正兔哥屁颠屁颠的跑去总裁班讲课、做管理咨询、投资,还在这写文章给你们看,都是一个目的,为了赚钱。



如果二级市场能够承接超发的货币,泡沫吹起来,意味着创业公司的价值就会被高估。



你看到现在许多傻逼一样的公司,没什么高新技术,就是一点不靠谱的故事,都能融资好几千万,就是这个原因。



你回忆起来没有,跟若干年前那个卖茶叶蛋的一样,他们承接了定向超发的货币,所以发财了。



创业公司的价值被高估,有一个好处就是,如今的创业者不一定真的需要把生意做得多成功多赚钱,也能通过预期和超发货币的助推,提前获得巨大的财富。



比如京东,到现在还没盈利,东哥却可以财务自由,去泡奶茶妹,就是因为这个超发货币的红利。



这样一来,为了追逐二级市场被高估的价值,原本在二元化套利的资本会大量涌入一级市场,你看到许多老的企业家把公司关掉该做投资就是这个原因。由此创业变得相对容易,大量优秀的年轻人会进入创新创业的队伍。



顺便提醒各位一句,创业真的是很难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还是留在二元化套利的组织里为好。



所以猛拉股市,加上双创,这原本就是一套组合拳,让超发的货币从二元化套利的老一代企业家手中,灌到高知识的年轻人手里,让有创新能力的年轻人获得财富,是这一届政府的目的。



只有激活这些年轻人的创造力,才能继续经济的增长,才能实现大国崛起,靠那些只会喝酒送礼的老家伙 “撑起民族工业的脊梁”,是没戏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习李政府的战略水平,很高,真的是很高。



但是由于一些贪婪的赵家人以及他们附庸的财阀和庄家们,这个吹大股市泡沫的努力失败了。



2015年一场人为的股灾,影响了国家战略,也浇灭了中国崛起的火种。



于是习大大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金融圈里很多常年坐庄的人都被抓了。



而这次国家队救市,事实上是中国政府第一次有组织的将超发货币直接灌入股市,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



股市没有拉起来,但是国家也不会允许房地产进一步上涨,因为这个泡沫拉动的是产能,是二元化套利,不是创新,不能带来持久的繁荣。



所以可以预期的是,在 2016年,政府会再一次拉升股市,把泡沫吹大,同时搞活金融市场,把超发货币灌进去。



否则两创就失败了,改革就失败了,这一届政府也就失败了。



生死存亡间,正有我们游走投机的机会,富贵险中求。



至于买什么股票,我不知道,但是既然是组合拳,我们就可以反推,政府到底想拉动哪个方向的创新创业?他就一定会吹大这个方向的泡沫。



你翻翻今年所有的政府文件,就能发现这个秘密,它叫做《中国制造2025》。



国际上,美国鼓吹工业互联网,德国站台工业4.0,这是一个绝佳的股市拉升题材。而且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这个方向能够利用既有的优势,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此外,工业是一个封闭的市场,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工业的互联网化进程中,同样会出现一个二元化套利的机遇。



所以就是它了,政府一定会把水灌进去。



比如沈阳机床,据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但是因为工业互联网数控机床的概念,股价却十倍以上的飞涨,就是这个原因。二级市场的飞涨,能够带动一级市场数控机床的创新创业,这个买卖值。



工业互联网现在对中国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发展的方向,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经济战争。



所以兔哥选择工业互联网,从来不是因为什么高新技术,也不是因为什么未来已来,而是因为两个原因。



1.封闭的工业市场和开放的互联网市场中间,存在二元化套利的机会。



2.工业互联网会成为国家货币定向超发的承接物,并因此获得超过其实际价值的收益。



工业互联网,2016,机会难得。





wayaj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6-04-14 10:51:13
1楼

兔哥(阚雷)闲话工业4.0六重天

sdzhibohui

  • 精华:5帖
  • 求助:46帖
  • 帖子:1766帖 | 7713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4752
  • 注册:2011年12月19日
发表于:2016-04-14 15:21:38
2楼

不错 观点挺好           

ALEXSZB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3帖 | 1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522
  • 注册:2015年1月30日
发表于:2016-04-20 11:06:43
3楼

学习了,很好的文章哦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