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08-12-15 16:54:27
楼主
RAID3方式: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
RAID5方式:由于一个盘上既有数据又有校验码,因而可以解决多盘争用校验盘的校验盘的问题,使得同一组内可进行并行写操作。但它在写入时的校验运算处理上开销大,不适合输入输出数据量很大的图像信号存储。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早期的硬盘存储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系统,采用RAID3或RAID5技术,就是说拥有一层简单的容错功能,但是,播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层简单的容错能力并不能满足大型多频道播出的安全要求。
熟悉电脑的人都有会知道,重要数据的备份,对于系统崩溃或是数据丢失后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一些视频服务器的供应商就提出对上述单一系统进行一对一的镜像配置。就是说,两个都采用RAID3或RAID5技术的存储硬盘互为主备份,两个存储系统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文件上载到主系统后,往备份系统做一对一的拷贝。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增加存储系统的冗余度,加了一倍的容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这种保护方式有着明显的缺点,就是硬盘利用率低,大约为45%,成本高,一旦主机出现故障,主机的播出信息就全部丢失,要恢复主机的同时又要与备机同步播出是困难的,硬盘阵列不能过大,多频道播出的数据共享性被限制,I/O接口受服务器的约束。SeaChange公司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称为MediaCluster,就是多个内部硬盘阵列采用RIAD5技术、拥有视频I/O的服务器之间联成网络,数据共享,形成一套大型系统,如图1:
RAID3方式:是把数据分成多个"块",按照一定的容错算法,存放在N+1个硬盘上,实际数据占用的有效空间为N个硬盘的空间总和,而第N+1个硬盘上存储的数据是校验容错信息,当这N+1个硬盘中的其中一个硬盘出现故障时,从其它N个硬盘也可以恢复原始数据,这样,仅使用这N个硬盘也可以带伤继续工作,当更换一个新硬盘后,系统可以重新恢复完整的校验容错信息。
RAID5方式:由于一个盘上既有数据又有校验码,因而可以解决多盘争用校验盘的校验盘的问题,使得同一组内可进行并行写操作。但它在写入时的校验运算处理上开销大,不适合输入输出数据量很大的图像信号存储。
RAID级别的选择有三个主要因素:可用性(数据冗余)、性能和成本。如果不要求可用性,选择RAID0以获得最佳性能。如果可用性和性能是重要的成本不是一个主要因素,则根据硬盘数量选择RAID1。如果可用性、成本和性能都同样重要,则根据一般的数据传输和硬盘的数量选择RAID3、RAID5。
早期的硬盘存储系统相对比较简单,大多是一个独立的单一系统,采用RAID3或RAID5技术,就是说拥有一层简单的容错功能,但是,播出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层简单的容错能力并不能满足大型多频道播出的安全要求。
熟悉电脑的人都有会知道,重要数据的备份,对于系统崩溃或是数据丢失后的恢复是非常有利的。所以一些视频服务器的供应商就提出对上述单一系统进行一对一的镜像配置。就是说,两个都采用RAID3或RAID5技术的存储硬盘互为主备份,两个存储系统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文件上载到主系统后,往备份系统做一对一的拷贝。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增加存储系统的冗余度,加了一倍的容量,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是这种保护方式有着明显的缺点,就是硬盘利用率低,大约为45%,成本高,一旦主机出现故障,主机的播出信息就全部丢失,要恢复主机的同时又要与备机同步播出是困难的,硬盘阵列不能过大,多频道播出的数据共享性被限制,I/O接口受服务器的约束。SeaChange公司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称为MediaCluster,就是多个内部硬盘阵列采用RIAD5技术、拥有视频I/O的服务器之间联成网络,数据共享,形成一套大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