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伺服驱动的控制方式 点击:1675 | 回复:33



叫我小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帖 | 1559回
  • 年度积分:3
  • 历史总积分:3122
  • 注册:2006年6月08日
发表于:2007-07-11 15:46:00
楼主
伺服驱动器按照其控制对象由外到内分为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相应伺服驱动器也就可以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速度控制模式和力矩控制模式。

当伺服驱动器工作在力矩控制模式时,其力矩给定值可以由三种方式给定:1、使用模拟量给定;2、参数设置的内部给定;3、通讯给定。

当伺服驱动器工作在速度控制模式时,其速度给定值可以由三种方式给定:1、使用模拟量给定;2、参数设置的内部给定;3、通讯给定。

当伺服驱动器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时,其位置给定值可以由两种方式给定:1、脉冲输入给定;2、参数设置的内部给定;3、通讯给定。

参数设置的内部给定应用比较少,为有限的有级调节。

使用模拟量给定的优点是响应快,应用于许多高精度高响应的场合,缺点是存在零漂,给调试带来困难。

脉冲控制兼容常用信号方式:CW/CCW(正反向脉冲)、脉冲/方向、A/B相信号。缺点是响应慢,日系和国产多采用这种方式。

我当然最推崇通讯给定的方式,这也是欧系品牌常用的控制方式,优点是给定迅速,响应快,能合理进行运动规划,特别适合凸轮控制和flying定位方式,目前高档数控机床多采用这种方式。

通讯给定常为总线通讯方式,也有点对点通讯方式和网络通讯方式。

取自http://blog***/more.asp?name=lightwhite&id=21861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7-07-17 12:53:00
21楼
力矩不就是扭矩吗?!在伺服驱动中,扭矩控制实质上就是电流控制。

笨鳥慢飛

  • 精华:3帖
  • 求助:3帖
  • 帖子:15帖 | 254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928
  • 注册:2005年10月16日
发表于:2007-07-17 13:13:00
22楼
 怎么不提扭矩控制模式呢?许多资料上都提到使用扭矩模式加上位可以达到更佳的性能(我没用过)

沒錯 但對機構設計要求也較高 在高速時會產生高頻噪音

zhaoho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5帖 | 12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03年2月26日
发表于:2007-07-17 13:53:00
23楼
我一直对这种控制方式感到很神秘,好像大家提到和使用的也不多。真不知道比较速度控制方式会有多大的性能改善,或者说有什么优劣呢?
在pmak的手册中也提到,即使不考虑价格的优势,电流控制模式的效果也要优于速度控制模式。
可以的话,请介绍一下吧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7-07-17 14:15:00
24楼
从伺服的经典控制模型和流程来看,从外向内,依次为: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PWM功率驱动,除PWM功率驱动涉及强电外,其实三个闭环控制都只涉及弱电,因此都可以拿到上位控制器去做,PMAC也恰恰有这样的控制卡和软硬件功能,以及第三方配套的功率驱动级。

这样做的好处可能在于某些伺服功能和控制的整合比较方便,个人倒未必认为一定会比伺服本身的速度控制有什么优势。

叫我小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帖 | 1559回
  • 年度积分:3
  • 历史总积分:3122
  • 注册:2006年6月08日
发表于:2007-07-17 20:18:00
25楼
我也没有用过力矩控制模式来做。
通常在张力控制的时候可以采用力矩模式。
其他的比如要求较软机械特性的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力矩模式。

zhaohong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15帖 | 126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152
  • 注册:2003年2月26日
发表于:2007-07-18 13:52:00
26楼
to :小白
在一些卡的说明书上提高的刚好相反,系统要求快速加减速,并且需要系统刚性较大的时候使用力矩控制方式。
他的解释是驱动器上的速度环具有延迟特性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7-07-18 20:37:00
27楼
“zhaohong”的提法与“小白”的提法出发点不同,PMAC的目的是想通过自主的外环控制提高外环刚度。

刘岩利

  • [版主]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6帖 | 8239回
  • 年度积分:397
  • 历史总积分:28760
  • 注册:2005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7-18 21:44:00
28楼
"在pmak的手册中也提到,即使不考虑价格的优势,电流控制模式的效果也要优于速度控制模式。"
这是在控制卡的性能足够好,使用者也有足够的调整经验的前提下。就目前而言,这两个条件通常不具备,或者说,很少同时具备。

叫我小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帖 | 1559回
  • 年度积分:3
  • 历史总积分:3122
  • 注册:2006年6月08日
发表于:2007-07-23 14:31:00
29楼
发现三菱对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还可以用下列方法实现:
伺服工作在位置模式,PLC通过改变输出频率来改变伺服电机转速。

诸葛村夫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71帖 | 27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479
  • 注册:2004年3月06日
发表于:2007-07-23 18:52:00
30楼
ding

刘岩利

  • [版主]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16帖 | 8239回
  • 年度积分:397
  • 历史总积分:28760
  • 注册:2005年3月09日
发表于:2007-07-24 05:21:00
31楼
“发现三菱对伺服电机的速度控制还可以用下列方法实现:”
这个,所有带位置环的伺服都可以吧。

叫我小白

  • 精华: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帖 | 1559回
  • 年度积分:3
  • 历史总积分:3122
  • 注册:2006年6月08日
发表于:2007-07-24 10:16:00
32楼
是的,我一直记着伺服电机不仅仅是采用提到的三种方式调速的。但是在相应的手册没有找到。
昨天认真翻了下三菱PLC应用手册,才找到了。

波恩

  • 精华:10帖
  • 求助:0帖
  • 帖子:203帖 | 11028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36300
  • 注册:2003年6月12日
发表于:2007-07-24 13:27:00
33楼
刘版主和小白说的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不同理解!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