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模式解决方案的思考 点击:72 | 回复:0



xuyongshuo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314帖 | 16回
  • 年度积分:23
  • 历史总积分:1136
  • 注册:2016年6月01日
发表于:2025-09-10 09:17:37
楼主

近看到章月洲的一篇文章 生产模式?需求拉动,还是物料推动?,文章中介绍了客户的三种模式:

第一种:MTS模式,即按照再订购点的补货方式;

第二种:需求控制类,即根据需求决定订货量;

第三种:产出控制类,即根据客户供给决定订货量。


章老师只介绍了这三种生产驱动方式,并没有介绍相关的解决方案。我特别好奇章老师满足客户生产驱动模式的解决方案。


如果按照项目型模式,根据用户需求,按照三种模式,提供三个方案,分别满足三种驱动生产的模式。这种模式最简单,但复用性不高。适用于没有产品,客户定制模式的。


其实从软件产品模式上,可以将通用功能产品化,针对不同模式,提供定制。我认为这种模式发展,才是企业应用软件企业努力的方向。

比如通用将MTS方案作为一个通用方案,根据用户需求,决定理想的库存水平线,再根据最佳订购批量,决定订购时间,订购批量。


针对需求控制类,可以算是MTS方案的一种特殊情况:采购周期是一天(每天采购),最佳订货批量就是当天的需求量。这种是可以用MTS通用方案做设置来实现的(只要软件功能设施灵活)。


而针对产出控制类型,是由于供应限制,严格意义上说,本身是企业的一个瓶颈,企业生产是被动接受这种模式。用员工思维,会按照供应限制考虑;如果用老板思维,企业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打破这种供给限制?比如能不能提前将需求信息共享给供应商,从而扩大供应商供给;或者寻找另外备选供应商,提高采购量。


其实对于APS软件而言,好的APS软件,是提供更加通用的功能,面对客户不同的需求,能够灵活配置不同的生产模式。

而行业不同,企业的生产模式不同,导致APS软件的需求差异大,这是APS企业的一大痛点。我见到的好的APS软件,都能提供灵活的配置能力。

当然越是能够灵活配置的APS软件,实施人员的素质在软件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性越大。

所以APS软件行业,一方面APS软件的灵活配置能力是瓶颈;另一方面能力强的软件实施人才也是一个瓶颈。


来源:微信号xuyongshuo-work

作者:许永硕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