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的几个小故事 点击:308 | 回复:1



gchui

    
  • 精华:2帖
  • 求助:0帖
  • 帖子:299帖 | 7回
  • 年度积分:6
  • 历史总积分:1018
  • 注册:2016年9月13日
发表于:2019-04-01 15:27:15
楼主

在企业的技术体系里,负责产品、工艺、设备的人往往是主角,而搞自动化的人往往是配角。然而,在宝钢第一批技术业务专家中,自动化部的人却特别多,工艺专家反而相对较少。对于这种现象,有人分析说:宝钢引进技术的细节都写在了程序中。而当时的很多工艺专家是不懂计算机的,对现代化流水线的工艺理解不深。自动化部能看到代码的人却有条件深入到细节中去。

 

这些工艺细节经常包含在一种叫做“数学模型”的软件中。在我看来,所谓“数学模型”与现在人们常说的“工业APP”其实是一回事。日本人在30年前就有管理这些“APP”的“平台”,只不过是在过程机中。经过多年的努力,宝钢基本上掌握了这些模型的开发技术。掌握这些技术的好处是:一旦出了问题,知道怎么去改。现在看来,意义确实非常重大。

 

大约20年前,宝钢要生产一种产品。但按照过去的工艺,超出了设备能力的极限,没办法生产。国外技术供应商建议对设备系统进行改造。仅改造电机的费用就一个多亿,改造导致的停产损失则更大。这时,自动化领域的老专家朱师傅提出:用自己的模型计算工艺参数。结果,他真的成功了,就在原有的设备上把新产品生产出来了。

 

几年前,宝钢接到一单20万吨的合同,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前面的接近6000吨中,有一半的板坯不合格。我们用自己的模型计算,发现国外提供的工艺参数有重大问题。按照自己计算的工艺参数生产后,板坯全部合格。


相反的例子也有。

 

去年,我给一家企业做顾问,用数据分析质量问题。发现某种重要质量指标的波动,大约有一半的原因是由于检测误差在反馈回路中放大导致。但这家企业没有能力改变控制策略,找到原因后也束手无策,只能等到产线改造时对供货商提出要求。

 

这几个例子说明:如果企业有志于生产世界一流的产品,就必须设法掌握关键的工业软件。否则,“持续改进”的过程就非常容易受阻,从而止步于二流企业。

 

现在经常有人说:工业软件、工业APP非常重要。但我也发现:真正明白其重要性的人并不多。其原因在于:只有当企业追求一流、自我突破的时候,其重要性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企业一直采取跟随策略,安心做二流企业,也就看不到重要行了。这就好比:氧气袋对爬珠峰来说很重要,爬佘山就没啥用处了。


所以,随着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人们会逐渐从现实中认识到它的重要性的。


但是,这些软件的研发比一般人的想象困难很多、人才很难培养。特别是在线控制软件。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知识的要求跨度太大。为什么知识跨度大?


我的理解可能让人意外: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对可靠性的要求高。这时,任何知识的盲点和处置的BUG都可能导致极大的风险。要懂工艺、懂设备、懂操作、懂管理、懂控制还要懂数据,而且必须懂到细节才行。反之,如果对可靠性要求不高,“跨专业”的必要性就不大,随便问问别人就行了。遇到这种情况,相关知识最好在一个人的脑袋中,实现无缝连接“”。


但现实中,这样的宝贝人才很难找到。如果找不到都懂的人,就要各专业密切配合。配合中容易出现两类问题。第一种问题就是工艺、设备、操作人员和计算机人员之间出现理解上的偏差:细节越是重要,理解偏差导致问题的可能性越大。第二种问题是对数据的理解。软件工程师都知道:如果软件设计不好,一个变量可能在不同场景下有不同的含义。数据是一样:一个数据在不同场景下的含义可能不一样。现实中,这种小差别很容易导致大麻烦。然而,往往找不到对数据理解特别到位的人:管工艺的人不了解细节;管自动化设备的人也不一定了解细节。

 

我想,在开发工业APP的过程中,这样的问题会常遇到,不可掉以轻心。


来源:微信号 蝈蝈创新随笔

作者:郭朝晖

该作品已获作者授权,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个人及第三方转载。




楼主最近还看过



武汉王工

  • 精华:30帖
  • 求助:95帖
  • 帖子:5269帖 | 8770回
  • 年度积分:0
  • 历史总积分:28783
  • 注册:2020年5月25日
发表于:2019-04-01 15:36:56
1楼

 工业软件的两个类型

工业软件是在工业领域里应用的各种软件(图1) 。工业软件大体上分为两个类型:嵌入式软件和非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是嵌入在控制器、通信、传感装置之中的采集、控制、通信等软件,非嵌入式软件是装在通用计算机或者工业控制计算机之中的设计、编程、工艺、监控、管理等软件。

图片1.png


热门招聘
相关主题

官方公众号

智造工程师